首页
搜索 搜索
快讯 >

做一个职场“成年人”

2023-05-25 11:37:39 德锐咨询
今天和大家聊一个有趣的话题,情绪稳定性与职场力。奈飞的文化手册中的第一条准则就是“我们只招成年人”,

今天和大家聊一个有趣的话题,情绪稳定性与职场力。

奈飞的文化手册中的第一条准则就是“我们只招成年人”,对这句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:有人认为成年人是高度自律、无需多加管理的人,有人认为成年人是对自己有正确认知、不给团队添麻烦的人,有人认为成年人是能够直面错误、不推卸责任的人。笔者今天从性格的角度对“职场成年人”进行另一个层面的解读,希望能为大家成为披荆斩棘的职场人助力。

回顾一下,是否在职场中总有这么一些人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阴晴不定的同事——不知道哪句话就会让他/她炸了毛

焦虑的同事——和他/她聊天接收到的全是负能量

高压敏感的同事——工作中但凡有一点不顺心就会难受一整天

这类职场人的存在让你的工作体验直线下降,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效率,但你是否有思考过他们为何在职场中如此“不理智”?

其实性格在隐秘处早就给出了答案。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大五人格理论,认为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,分别是情绪稳定性、外倾性、亲和性、思维开放性和尽责性,其中最能影响是否能够成为职场“成年人”的就是情绪稳定性。情绪稳定性最能够检验个体面对复杂环境的情绪反应,简单来讲就是当你面对各种压力时,是否能够平和、积极的去面对。

为了更加清楚的知道情绪稳定性对于工作表现的影响,我们整理了很多学术论文,同时基于DR01(德锐人才性格测评)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。

学术研究表明情绪稳定性与绩效表现有很强的关系

先来看看最先开始研究心理学的外国学者怎么说:1994年,美国心理学家Piedmont和Weinstein对服务生、销售人员、职业经理和金融工作者四种职业开展了调研、1997年,学者Salgado又在欧洲对多个地区的地区的专业人员、警察、管理者、销售人员、技术工人进行了调研。有趣的是,虽然职业不同、地区差异很大,但情绪稳定性越高的员工,其工作绩效指标表现越好。

再来看看国内的研究:2001年,王垒等人对国内十个城市的374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。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的是,情绪稳定性高的人员,能够带来更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激励推动。

DR01数据分析发现,职级越高,情绪稳定性越高

基于德锐人才性格测评数据,我们针对情绪稳定性做了相关分析。我们发现:管理层级越高,其相应的情绪稳定性也越高,并且这一现象在主管层和经理层之间出现了明显跃升。

当然,也不能否认“幸存者偏差”的存在——情绪稳定性高的员工,更容易得到晋升。因为管理层级的提高,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、更复杂的工作情况,而情绪稳定度高的人,在工作中往往有着更稳定、更自信的工作状态,使得他们更容易脱颖而出;而企业也更希望管理者拥有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,这也再次强化了对高层级人员强情绪稳定性的要求。

说了这么多情绪稳定性与职场发展的关系。想了解自己的情绪稳定性吗?简单做个测试吧。

结果解读

三个及以上“是的”: 面对外界的压力时,你通常情况下没有办法特别冷静的处理,容易体验到不安、紧张的情绪;你最近是否面临了不小的压力,并且这些压力给你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?与同事、客户的关系是否也受到了影响?

三个及以上“不是”: 面临外界的压力,你通常能够以比较轻松的状态应对,哪怕对你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,你也有信心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不错的成绩。

当然,这只是一个小测试,并不能完全对你的性格做定义,不过相信你的答案也能够反映出你的情绪是否稳定、你的职场性格如何了。

那如何让自己情绪更加稳定,做一个合格的职场成年人呢?

虽然在学术上,我们通常认为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方式、合作方式和处事风格,是后天难以改变的;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会经历很多事、遇到很多人,都会对你的人生观产生不大不小的影响,这些影响也会投射到你的底层性格上,所以你有时会发现,怎么之前遇到事情就打退堂鼓的同事,突然就敢自己承担一个项目;之前总是怨天尤人的同事,突然有一天充满了正能量,这些都是情绪稳定性可以被打磨的证明。下面就给大家支几个提升职场力,增强情绪稳定性的小妙招:

让自己慢下来: 当你接到一个任务或者安排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回应,先将自己的呼吸放缓,认真思考这件事应该怎么做、分几步做、需要什么资源助力。俗话说三思而后行,放慢节奏让自己多想一会儿,让时间抚平焦虑。

给足心理暗示: 有时候压力是自己带来的,不要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、也不要总是认为事情的走向永远是消极的,多想一想好的方面,沉浸在负面情绪中,只会放大恐慌。遇到问题可以告诉自己“我可以”、“这件事情很容易”、“事情总会被解决的”。

屏蔽负能量: 在工作中有一个必须学会的技能就是“屏蔽负能量”,负面信息只会让你陷入无限的情绪内耗,你没有办法改变他人的情绪阈值,却能通过远离漩涡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情绪稳定性,“打不过还可以躲得过”。

找到宣泄口: 如果前三种方法都没办法让你的情绪稳定下来,那就只能想办法将不受控的负面情绪抽出。找一个能够让自己转移注意力的事情,可以是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拳击,可以是日走两万步的体能宣泄,也可以窝在家里看个不用动脑子的电视剧。宣泄之后再回归工作,又是一个情绪平和、阳光明媚的职场人。

以上四种方法,虽然看似微不足道,甚至有些许老套,但对于增强情绪稳定性却有着奇效。

但人的性格是复杂的,正如上文所说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有五种特质,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,情绪稳定性与其他四个特质相互交织作用于人的整体性格。